兒童為本 共享親職:歷時一輩子的計劃

兒童為本 共享親職:歷時一輩子的計劃

細閱只需 12 分鐘

再婚媽媽阮絡伶(Circle)與好友鄭華珠(Jessica),回想2017 年時,二人籌組「兒童為本 共享親職」藝術教育計劃,以藝術與文學作媒介,向離異家庭及社會大眾推廣「共親職」(co-parenting)的概念。面對連串倫理、資源、人力與溝通的難題,她們發現「處理家庭與關係,是至死方休的深奧課題!」她倆笑說即使前路難行,教育大眾新觀念難以一蹴而就,「但我們為了孩子,願意繼續探索。」

傳統觀念的緊箍咒

俄國作家托爾斯泰曾寫到:「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尤其華人社會思想傳統,夫妻關係強調「男主外、女主內」、「夫唱婦隨」;親子關係則在意「傳宗接代」、「養兒防老」,這一切均對每個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倫常枷鎖、情感規範與關係壓力。若誰稍為逾越界線與禁忌,往往引發難以想像的家庭衝突、人際爭執或社會歧見。

譬如離婚,據香港政府人口統計處顯示,個案數字持續上升。以2016年為例, 每一千個人當中, 就有2.34 人離婚,為1991年的兩倍,現象越見尋常。可是人們受傳統觀念影響,未必懂得處理「尋常」的分離。不少離異配偶為了子女撫養權、贍養費和探視權等,更衍生家暴、虐兒或對簿公堂等狀況,加上現時本地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及社會福利署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課,雖有前線社工跟進個案、做公眾諮詢及籌辦治療小組,但人力與資源有限,當個案持續增加,問題就如雪球般滾大,只可治標不能治本。

共親職是父母的功課

要改善情況先要改變觀念,是Circle走出婚姻風暴後的領悟。數年前,Circle經歷與前夫仳離、處理長女管養權,以至後來重組新家庭及誕下次女,心力交瘁,「離異不只是夫妻之間的事,還要顧及孩子、其他照顧者以至鄰里親友的感想。譬如婆婆留意到長女在兩個家庭中來回走,不停轉換環境,心情和脾氣易起伏;老師同學亦會問,為何接送長女返學的爸爸不是同一個人;外人也好奇兩姐妹不同姓氏等。各種考驗都令我困惑。」

逆境當前,必須自救。Circle從小鍾情文藝與閱讀,於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畢業後,曾任職本地婦女組織及機構,這啟發她主動看書尋出路。「對『共親職』的認知,來自經濟日報出版社出版、香港家庭福利會翻譯的《兒童為本──離異父母共享親職手冊》。起初被書面『兒童為本』字眼吸引,細讀後,得悉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早於1989年已提出父母與孩子須建立穩定關係,此乃兒童的基本權利。」

「無奈地, 離異父母或因惶恐不安,或因公務繁重,或因希望操控情況與性別權力等問題, 總是側重個人需要及離異手續等,既忽略孩子心情,亦將他們看成資產。『共享親職』的本義,正是希望大人拋開刻板的家庭觀,離異後認清關係盲點,接納多元的家庭組合,凡事以孩子為本,各盡父母職能,共同養育,保護他們心靈完整與健康。」她說。

Circle自身的婚姻經歷,讓她接觸到以孩子為本、各盡父母職能的「共親職」概念。
從助己到助人

Circle積極參與坊間不同輔導小組,期間留意到很多婦女有同樣疑惑:「某位媽媽苦於前夫限制她與女兒見面的時間,不知如何表達關懷。我以個人經驗提議她用擁抱代替說話安撫孩子。事後她說方法有用,我發現原來述說個人故事非但不羞恥,還可給人帶來希望。」剛好2016年,香港法律改革委員會建議將「共同父母責任模式」引入香港家事法,取代子女管養權,「我認為是好事,但問題是本地社會對理念認知不足,欠缺相關服務和支援,性別意識與分工亦保守。我非專業人士,只得一人之力,該怎樣推動?」

幸運的是,Circle在離異路上的陪伴者、曾修讀新聞及文學相關課程的Jessica,同樣相信文藝富有療癒與溝通的力量。二人商討後想到以文藝入手,合創「兒童為本 共享親職」藝術教育計劃, 親自擔任說書人。她們再將兩位受訪者WS及阿木的實例,轉化成文學故事,並結合孩子的說話及手寫圖文,編撰成華語地區首本以「離異父母,共享親職」親身經歷為題的書籍——《雙棲——單親孩子雙親愛》,向社會宣揚概念。全書更採用「兒童權利公約:第十八條」為總綱領,即父母雙方對兒童養育與發展負有共同責任。

這張繪圖表述了Circle和Jessica對「共親職」、藝術教育和社區之間的連繫。
奮鬥路上須有同路人

Jessica分享:「希望父母或其他照顧者明白,小朋友是離異事件的直接受眾,很需要旁人聆聽他們的心聲、需要與變化。」不過孩童年紀尚幼,不懂用很文學性的字眼,去修飾內心感受,而是會傾向直接表達,所以收集故事時,文意的處理很考心機:「例如小朋友覺得痛就是痛,不會像創作人那樣,很文學性地將感覺轉化,如將痛感形容為『身體被切割』等,怎辦好?」

疑慮之際,幸得累積學習計劃提供資助。Jessica回想:「MaD給我們最大的支持,不僅是願意彈性地調撥資金支持寫書和印刷等工序,更重要的是認同及相信計劃理念,協助我們連繫文化人雄仔叔叔、藝術教育工作者楊秀卓等求問實際意見。他們提議我們讓孩子寫詩,不需只用大人式的訪談對話,輯錄孩子的趣怪心聲和觀察,像Circle囡囡就寫到想念Daddy的話,會在發夢時將Daddy放到枕頭底,沒有人可以阻止她。這就是小朋友處理詩的可愛想法。」

Circle續說:「多得MaD和導師的沿路指導,我們還意外想到藉《雙棲》新書發表與讀劇活動,邀請身陷共親職困境或婚姻風暴的同路人,以及各社福機構的前線同工免費參與。活動當日,看到有父母感觸得哭了,中途離場但隨後折返參與,又有社工開心發現藝術手法或有助解構共親職概念,日後可用於工作之中,這種親身交流與互動亦令我很感動。」

《雙棲》讀劇演出後,Circle和Jessica邀請來自破碎家庭的觀眾寫下平時難以言說的心聲。
永續的倫常生命教育

感動歸感動,Circle和Jessica卻很清醒,知道「共親職」牽涉長遠的倫常與生命教育:「終點在哪裏?計劃何時做完?嗯,大概到生命終結才可畢業!」Jessica 認真地表示,往後會更留意內容的編寫、演出的模式可怎樣改進:「希望滾存更多動人案例,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Circle和應:「雖說起步不錯,但我們經驗尚淺、計劃還新,需不斷改進。今年2月財政預算案(2018 至2019 年度),政府宣布將為離異家庭於全港五個區(香港島、九龍東、九龍西、新界東及新界西)各設一間由非政府機構營辦的共享親職支援中心,主力推行大規模的服務活動。我們想繼續借助文學和藝術的想像性與創造力,在社區巡迴說書讀劇,流動地深入不同機構或學校,填補NGO無暇處理的部分,幫大家由根本去思考處境,應付各自的難題。」

Circle和Jessica的著作《雙棲》,書名靈感來自小朋友來回於兩個家之間的意象。

至於出版,是兩人會堅持的項目。「影像過於具象了,相對而言,書的靈活度更高。出版一本書如搭建一間屋,每個讀者站在屋中,可自由選擇位置,或欣賞屋內擺設,或看窗外風景,隨時進入、留下或離開。就像我的兩個女兒還小,就算一字不漏讀故事,也不會明白細節。但等她長大,當上太太和媽媽,或會讀懂一切。」她倆期望,幫助當下的父母之外,也給下一代播種,令每個孩子無論曾否經歷父母離異,「也學懂尊重每個家庭的獨特樣式,一代接一代改寫家庭觀念。」

《雙棲》的設計巧妙地分成兩冊,以書封連接,比喻離異父母共同養育及陪伴孩子成長。

如Circle所言,改變觀念不能只靠一個人,還需要群眾之間的互助與理解。而社會福利署「親子情永在」的「教育網站—社區支援服務」,或可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實用且自助的資訊與支援。

「教育網站—社區支援服務」官方網頁:https://www.swd.gov.hk/coparenting/html_tc/support.html

雙棲創作團隊
網站:www.twonestshk.com
Facebook:雙棲-單親孩子雙親愛 Two Nests Love From Both

訪問及撰文:張高翔
攝影:Barry Cheung
編輯:樊樂怡、郭靄儀、梁棨豪

By 創不同協作 / Make a Difference Institute

MaD(Make a Difference)創不同成立於2009年,是一個結合思考和行動的地區性協作平台。MaD以跨界合作、共創、同理心及永續發展為核心價值,支持本地創意生態的長遠發展,積極推動年輕人以創新方法探索及回應當代挑戰,建立創意公民社會,帶來正面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