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真的能找到「出路」?

嘗試,真的能找到「出路」?

細閱只需 4 分鐘

Trial and Error Lab 是突破機構支持本地年青文創產業工作者的新式職志計劃。自2016 年開始,至今已有超過60位不同種類的工藝師參與。很多關心這個計劃的人不時會問:「這些年輕人成功找到出路嗎?」

所謂「出路」,社會普遍認為是「高薪厚職有出色」,但是我們深信,「出路」是參與計劃的工藝師找到自己真正想發展的方向,可以是確立到營運模式,也可以是放下原有的發展路向,甚至暫停嘗試的步伐,重新思考下一里路。

Vicci 為第1及2屆駐場實驗室伙伴,如今已有個人工作室。

在Trial and Error Lab,每位工藝師最多可以參與計劃兩年,然後「畢業」,Vinci便是其中一位。她是奶油唧花飾品的工藝師,起初以半職的身分做創作。由於我們的工作枱租金低於市價,所以她能夠在較少的經濟負擔下開展此事業。有了工作基地,她可以專心創作、研發產品和開辦工作坊,加快推動個人品牌發展。慢慢地,她找到品牌的市場和營運方式,收入漸趨穩定,甚至負擔得起坊間工作室的租金。目前,她已經開設自己的工作室,作獨立發展。

然而,不是每一個參與計劃的人,都是以找到營運模式為出路。

Fion 為第1屆實驗室駐場伙伴,離去後到英國進修。

以插畫師Fion為例,她本想經營一個結合插畫和銀器的品牌。她在突破書廊做寄賣,反應不錯,不時要「補貨」,證明產品有市場。可是,在「趕貨」的過程中,Fion發現自己原來較享受創作,而不是重複製作產品。所以嘗試了一年之後,她釐清了自己的發展目標,決定暫時放下經營的品牌。現時她已完成在英國修讀的插畫碩士課程,豐富了創作內涵,打算朝繪本創作方向發展。

無論找到經營模式或發展方向,總算是明確的成果。但是,在尋覓出路中途,決定停一停,暫時不再嘗試,算不算是失敗?

Wasa為第2屆非駐場實驗室伙伴,經過很多嘗試,仍緊抱對創作的熱情

Wasa是半職插畫師,經營插畫品牌數年,一直尋找發展路向。參與計劃後,她修讀由我們舉辦的品牌研習班,思考品牌發展方向;在突破書廊做寄賣,研發新產品;到餐廳擺午間小攤位,拓展網絡。經過一年密集而快速的嘗試之後,她決定要停下來,仔細檢視品牌和產品的狀態。她逐漸了解到自己較喜歡以多職的工作形態經營品牌,並重拾嘗試的熱情。雖然她沒有連續兩年參與計劃,但我們仍然與她保持聯繫。去年她參與我們首辦的「試錯遊學團」,和其他香港工藝師一起到台北交流,開闊對文創產業的想像。

有人說「旅行的過程比目的地更重要」,相信尋找出路的歷程也是一樣。最重要的,也許不是當下能否找到出路,而是沿途嘗試了什麼,累積了什麼。時候到了,出路自然會出現。

(作者Kuen為Trial and Error Lab 創辦人之一。文章原刊於《突破人》,承蒙授權轉載,標題略經修改。)

*由現在至524日,Trial and Error Lab 將會招募實驗室伙伴,詳連結:trialanderror.hk/lab-fellow-recruitment ,申請連結forms.gle/AJBeUXSsaKgq8zZu7

By Trial and Error Lab

突破機構轄下之共享工作空間,讓手作工藝師、設計師或多媒體製作人等,或社會實驗者使用,希望讓本地文創產業更令人看見。同時全力推廣Trial and Error 精神,設有「Trial Academy嘗試學院」課程及各類型實驗活動,冀望與年輕人一起尋找自己的職志路向,為城市尋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