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境中的安心果腹

在疫境中的安心果腹

細閱只需 8 分鐘

「壹屋兩餐」建築無形的社會關係

自從農曆新年過後,香港就被新冠肺炎疫情纏繞,直至日前,疫情可算緩和下來了,但最新公布的失業率已經達到3.7%,為9年來的高峰;香港經濟要從疫情的打擊恢復過來也許還需一定時日。經濟的衰退並不只是一個個回落的數字,當中首當其衝的行業例如餐飲、旅遊,前線員工被欠薪或放無薪假、甚至被裁的個案陸續浮現,讓基層的生計承受尖銳而沉重的衝擊。

「然而這些受打擊的人並不需要長期的協助,他們並不想要領綜援啊,」民以食為天,社會的逆境之中,人民能否保持溫飽更是基本,「一口舍群」的聯合創辦人梅詩華 (Sarah) 近日和另一本地環保團體執野 (Jupyeah)合作,推行一項「壹屋兩餐」計劃,期望透過社區共享的概念,用較低於市場價格的飯餐,讓一時間經濟上有所困擾的街坊仍然能夠「Purchase with dignity」,在動蕩不穩的社會疫情能安心果腹。

將點連成線的眾籌行動

項目的具體實行,Sarah希望透過連結四類型的持份者,扭轉疫境中的受困局面,建立「四贏運作模式」:聯絡八至十二間學校停課下停業的午餐供應商、社企廚房或地區餐廳,每天提供三款較便宜的飯餐;市道艱難,有生意無奈結業的「吉舖」業主,能借出店面,特別是在荃灣、觀塘、中西區及柴灣等幾個較多基層聚居而傳統社福機構熱食服務尚未很普及的地區,成為飯盒的分發點,讓社區保持一點活力及生氣;願意為社區出一分力的市民,每捐出10元,就可補貼一個飯盒的差價,讓新失業或收入受影響的群體,透過社工或朋友介紹在計劃中登記成為「壹屋客人」後,就可以現金或餅卡購買飯盒和食材,在疫境中保持有營養的飯餐。

這個將點連成線的眾籌行動,原來在訪問這天,所有的點尚未完整出現,Sarah 和她的團隊仍在努力cold call,特別是尋找吉舗單位。「我們的宣傳在計劃還在籌措時就殺了出來!」Sarah 開朗地笑著。眾籌最快見得著成效的是資金,「許多朋友疫情在家時成了廚神,我們請在大家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廚藝創作相片時,同時捐出10元,再tag 朋友參與。自從2月開始,已經籌得超2萬元,可以補貼 2000 個飯盒了!」

Sarah 期望「壹屋兩餐」這個為期三個月的活動,能於五月中起動,只用了短短兩個星期籌備,四月初復活節假期後才全速推動,就像一場短跑,趕上因為疫情而出現的、獨特的社會需求的縫隙。

「我們在構思的過程中,也被澆了不少冷水啊,譬如說現有許多社工或學校都有提供熱食服務予綜援家庭,不必重覆服務。但『壹屋兩餐』計劃為的是,在疫情帶來的不確定之中讓街坊有份心安。我想起小時候很喜歡阿虫的一幅畫,畫上說:『有福是有一碗飽飯』。」受疫情影響的街坊並不是要進入長期的社會保障安全網,亦未必能通過資產審查等等政策門檻,卻是這短暫的時空之中真切的需求。

FoodHouse @ Collaction
Sarah (黃衫)跟路過的街坊聊天
Pop Up 文化的社會實驗

正好,「一口舍群」過去舉辦過四次在閒置了的店面舉行「壹屋計劃」,在串連社區不同需求上累積的經驗派上用場。

Sarah 自2017年第一次辦「壹屋計劃」,「當時在大南街,有個店面閒置了兩年。那區本來已少人問津,我向來對舊區很感興趣,便和朋友一起構想有什麼事情可在『吉舖』中發生。」籌備了四個月,她們推出了「壹屋計劃」,讓不同社區組織在閒置的沿街店面試驗新計劃、聽取回應,從而不斷改善活動與服務。

自首次以後,「壹屋計劃」分別在灣仔和香港仔再三舉行,試行了不同的模式。「我們想實驗一下NGO可以怎樣運用這些空間。目前香港辦Pop Up形式的活動仍未普及,NGO要推動活動或計劃,總是先要有完整的計劃書、充足的資金才可推行,換言之便減少了Trial & Error的空間。」而Sarah認為,在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也許香港正需要這種能快速靈活回應社會變化的Pop-up文化,假如有如社區中的便利店般「梗有一間喺左近」,便足夠我們去試驗適合香港都市的社區營造的模式了。

除了以活動串連起社會不同社群的「一口舍群」外,Sarah亦是「一口設計工作室」的聯合創辦人。建築師出身,但Sarah 的熱情並不止於設計建築物與空間,她更孜孜於透過空間內發生的事,探索社區營造的可能。

「建築的訓練是很跨學科的,除了空間外,我們也要去介紹、推廣怎樣運用這些空間的設計,要做的是在建築物內創造social solution(社會性方案),否則身處其中的市民也許不懂得怎麼用」,因此,當Sarah藉著推動「一口舍群」的活動、建立無形的社會關係時,看似是溢出了建築的範疇,她卻笑說:「其實是很『建築』的!」

在香港檢驗 Place-Making 理論

「香港並不像外國,屋子常常有個Frontyard (前園),相比之下公共空間比較少。而沿街的店面在香港有獨特的意義,那是半開放的空間,若用來當作社區中心運作,只要業主允許,政府也管不著。我們能否藉著這樣的運用舊建築,不用折掉,保留社區生活的肌理?」

即如正在募集資源的「壹屋兩餐」計劃,「這並不是要由地產商做  CSR  (社會責任),我們更希望商界在平常的業務中能做到 CSV (Create Share Value 創造共享價值);也不是要完全依賴政府政策,因為那要用上長久時間研究和推動。我們希望透過社會實驗和群體的力量,反覆試驗行動,推陳出新,在下一個新的version 之中找到可行性。」

「我們有許多外國關於 Place-making、Community building 的理論,但放之於香港,又該怎樣做?這值得我們跟社工一起探索、用行動和論文驗證這些理論。」

By 鄭依依 (Debby)

有多年非牟利項目管理經驗,加入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之前,曾積極倡導勞工權益及糧食公義等議題,並帶領緩減及調適氣候變化的社會創新項目。 任職公民社會組織之前,鄭依依為報章社會專題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