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營造與幸福感並進 伍美琴:城規要建城,更要見人

社區營造與幸福感並進 伍美琴:城規要建城,更要見人

細閱只需 10 分鐘

「獅子山下(精神)是作出來的,但馬鞍山上的故事是真的。」我們甫進入伍美琴教授陽光充足、書架環抱的辦公室,首個「暖場」的話題,是她雀躍分享在上個視像會議提及的馬鞍山礦村。這個她口中有豐富歷史、文化及教育資源的山村,曾經盛產鐵礦,高峰時期有七千人口。

「(礦村)發揮真正的香港人精神,(上世紀中期)天主教和新教教會一起在山上服侍窮人,礦村村民雖然窮,但又好開心。」個半小時訪談,由兒時趣事談至城市規劃、社區營造及幸福人生,一路少不了伍教授的爽朗笑聲。

伍美琴是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教授,及未來城市研究所副所長。城市規劃研究出身的她,近年除了關注城市可持續發展,同時關心大家的心靈健康。

她今年透過中大知識轉移項目基金(KPF)資助,籌辦了一個名為「豐盛生命:可持續社區實驗室」的項目,邀請區議員和有心人參與工作坊,學習可持續社區的相關概念,並一同設計能提升幸福感的社區(第二場在 2020 8月15日舉行)。

心靈健康、幸福感是近年多人討論的話題,但伍教授表示,一般而言,城市規劃甚少觸及「人心」層面,「社工會講街坊喜歡甚麼東西,但規劃師會說:『我們最少都1比5000。』他們說的是地圖。」

伍美琴教授和麥穎思教授、社工王愛玲、藝術家張韻雯合作的「建城・見人」項目成果結集成書。(圖:SoCUBE)

跨界倡導豐盛人生

本科在港大修讀地理、後來在美國攻讀博士研究港口及機場發展的伍美琴,為何會想到將專業跟幸福感聯擊起來?「因為來了中大(教書)之後,認識了心理學系的Winnie Mak(麥穎思教授)。」恰巧Winnie是Cubic Zine第一期「學人搞社創」主角

Winnie長期關注精神健康議題,尤其反精神病污名化,並成立社企「說書人」。「Winnie經常將well-being(幸福感)掛在口邊,強調人人都應該有well-being。我就想,那麼做社區規劃的人幸福感應該爆棚,因為well-being是指與別人有正向的關係,在這過程覺得人生有意義、有目標。而社區規劃就是跟別人一起行動,改善環境, 實現自我。」

一拍即合下,兩人多年前聯同社工王愛玲、藝術家張韻雯展開跨學科的「建城、見人」教育項目(也是KPF支持項目),從各自專業範疇探討「豐盛人生」(human flourishing)。「是我們幾個傻婆坐下jam出來的構思」。

身為城市規劃師,伍美琴表示,香港的規劃程序主要集中在技術的計算,至於環境質素、市民及家庭的身心健康是否受惠於所處空間,當局甚少提及。伍教授團隊提出一個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框架,並強調透過「地方營造」,建立滋養心靈的空間的重要性。

「社區規劃最高層次就是不用規劃,街坊自動波參與。」伍美琴說出理想的一幅畫面。街坊一同參與空間的塑造,盤點社區資源,一同想辦法改善自身社區。「可能發掘到許多好東西,發覺不是想像中差。」

曾經盛產鐵礦的馬鞍山村是伍美琴教授口中不可多得的教學素材。圖為村上信義會恩青營(現活化為鞍山探索館)(圖:鞍山探索館Facebook專頁)

「面」的障礙

她再以馬鞍山村為例,「政府想要開發山腳建屋,不應該只是避開這些遺址,而是應該在設計及規劃時,融合這些文物。」她形容,山上山下的礦洞和周邊地理是非常好的學習資源,涵括科學、科技、藝術、數學、歷史及文化,學生及市民隨手拈來,就可以接觸到這些上等的學習素材。她說得十分起勁。「要從點、線、面的角度考慮。」

評論當局規劃和保育工作,她直言,政府考慮「點」問題不大,「線」都可以接受,「但一講到『面』,就好頭痕。他們會擔心,是否全部不能動, 其實不是。」要處理「面」的問題,跨專業的合作和視野十分重要。她自己正是一個喜歡踩過界的人。「我好鍾意interdisciplinarity,本來保育不是我的專長,但是有趣的我就會跟其他同事一同去做,一同學習。」

伍美琴明顯不是那種長期閉門埋首研究的學者,她樂於與人交流,自言在中學年代,「上七屆至下七屆的同學我都識。」在其開揚的辦公室,她特別注重 “placemaking”,一開門就見擺放了一張方型矮桌及沙發椅,周邊被「書牆」包圍。這些都是方便學生來談話的心思擺設。她享受這種互有往來的對話,並透露原來教書是兒時已養成的興趣。

「由小到大都喜歡教書。」童年只有幾歲時,她就拿起粉筆,要弟妹鄰居扮學生聽她教書。大學畢業後,她不忘初心,加入一間中學教地理,但一年後辭職。「因為我都喜歡讀書。」她朗聲一笑。「那時教中一,試過 “7-up”,即連上七堂。這種(知識)有出無入的工作不適合我。」

幼稚園的重要一課

她其後重返港大讀城市規劃碩士,「那時候我好愛國 ,中國剛開放近十年,需要urban planning 的人材。」70、80年代大學生流行「認中關社」。伍教授在港大參加國事學會、時事委員會,一眾同學自命是「社會良知」,事無大小都會刊登聲明發聲。 三分之一世紀過去,換了另一番風景。

再說遠一點,「我媽媽不知為何安排我入讀一所左派幼稚園(60年代)。記得有一日老師問我們家人讀甚麼報紙,我舉手答《明報》。老師說這份報紙不好。」她說老師這個回應,讓她畢身受用。

「我那時字都不識多隻,我覺得我講到《明報》已經好叻。我覺得爸爸讀的報紙不會不好,為何老師會覺得爸爸讀的報紙不好,但老師應該又不會錯吧(小時候的想法)。所以後來會經常問自己,為何人們會如此肯定。 我會有疑問,基於甚麼東西 (而那麼肯定)呢?」

讓伍美琴提出疑問的,包括具爭議性的「明日大嶼」計劃,「如果你相信氣候危機和第六次生態大滅絕是真的;如果你相信我們只剩下不足11年的時間去對付氣候危機(參考),你就不會贊成繼續填海,你就會知道恢復生態服務價值的重要性。而且人工島要犧牲很多代人的幸福,才可以把它營造成宜居的地方。」(她的觀點詳見此文

訪問急急結尾,她馬上跑到靠窗的座位,又開始另一場視像會議。

【學人關鍵字】社區設計師

伍教授在訪問中多次提及社區規劃及營造,但近年日本和台灣卻流行「社區設計」,尤其在山崎亮撰寫多本書闡述經驗之後,「社區設計」成為社創界的潮語,其實意思跟前者大同小異。

山崎亮本來是景觀設計師,但他認為自己的工作實際上更接近社區設計,即除了設計看得見的空間,更設計看不見的人際連結。自1999年起,他以社區設計師身份和團隊走遍日本,由公園至祭典、學校至小學生課後時間,策劃無數強調以用家為本的項目,引起不少迴響及仿效。

文:Kary Wong@ORKTS

***
每月一封電郵,助你掌握由中大至全球,最新「有營」社創故事與資訊!按此免費訂閱Cubic Zine。
***
#山城社創 #落地生花

By 中大社創志 Cubic Zine

中大社創志 Cubic Zine由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ORKTS)所策劃,致力推動「學人搞社創」。我們推動教授及學生團隊走入社區,將跨學科研究成果,轉化為社創行動,創造最大社會效益。自2019年,我們以電郵定期發布 Cubic Zine,推介來自學術界的人物專訪、社創故事、國際社創案例、相關新趨勢和活動。歡迎免費訂閱,定期「開卷有益」,以及參與我們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