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參加 Good Seed ?

點解參加 Good Seed ?

細閱只需 6 分鐘

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看到 Good Seed 以新鮮的動漫手法去介紹新一輪的種子計劃招募,有衣履整齊的靚仔 Ernest, 有一身蔬菜護體的可愛女神 妳想煮意 的 丁丁,令整個計劃耳目一新,也十分令人留意及注目。看見他們,就像看到一批年青的動漫英雄走進香港這都市。 然而,由香港到全中國,大家都聽過,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 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話說回來,在沒有 Good Seed 以前,我們香港還是有很多出色的凡人,就如推動無障礙的士的 鑽的 CEO Doris,成立香港社會創投基金的 Francis,他們都是從自己開始一步一步建立他們的社創事業,並以他們的經驗去啟蒙新一批的社創朋友,去感染更多人為社會創新而努力。但這種的傳承有着個人因素及安排上相對局限。

Good Seed 有乜好 ?

而 Good Seed 的培育設計把這些社創培訓及教育更加系統化,給有志於社創發展的朋友更有條理地了解及掌握設計思維及基本給營運技巧 (法規及社會影響評估) ,這些課程綱領也成為很多本地大學現在開辦社創學科的範本。再加上 Good Seed 是社創基金委聘協創機構,給小本經營的 Good Seed 項目更多機會曝光,更容易把故事及理念通過更多媒體帶給大眾

我有幸參與了 2016 的 Good Seed (只是參與,並沒有獲得十萬元的資助),我也許不會跟 Rolling Books 的 James 叫 Good Seed 作母校,這不是我不重視 Good Seed,對我來講說 Good Seed 較像社創的夏令營,就是短時間認識了一班有心及共同願景的新朋友 (再生玩具店 的 Paul, Chocolate Rain 的 Prudence 等) ,上一些有用及一些無用的堂 (因為計劃需要 70% 出席率),而最開心及最深刻就是 由當時出任計劃主任的 Marco 很努力為我們爭取及安排的台灣社創交流團,整個交流團都安排得很貼心及有深度,給我多認識不同的社創理念,並在台灣相對少公共資金及資源下的經營方法,如何平衡理念,實踐及延續性,對我今天的工作有着莫大的正面影響。單單是這個旅程,就可以重新多寫數千字的學習匯報。

也許大家會問,Good Seed 由 2015 到今天,培育了 1277 參與者 ,391 隊伍,資助了 70 項目,今天還有多少還在實踐中?我相信 Good Seed 也有自己的統計丶研究及分析,但作為 Good Seed 2016 屆的參加者及科技初創計劃的參加者來說,我看到社創的項目跟其他初創項目的持久性往往更有韌力及堅持,也許因為每一個項目多了一份同理心及意義。而從另一方面來說,沒有持續實踐也不一定放棄社創,而也許是換上另一個崗位上努力中。而最重的是那顆為社會而改變的初心❤️

那麼 Good Seed 出品,必屬佳品 ?

開展一個項目談何容易,更何況真真實實地去改變一些被社會忽略的議題說老實話,掛羊頭賣狗肉的資助項目也屢見不鮮,大都把自己的項目包裝得有血有淚,這往往令身邊默默耕耘的真社創朋友對不均的社會資源錯配而氣憤。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社會創新就是在不公平及資源不均的大前題下找出路。

改變始於足下

總括來說,Good Seed 是一個很相對友善的社創平台給有計劃的社創人開展項目,給沒有頭緒的社創新鮮人去學習及觀摩。

改變始於足下,Good Seed 也許給大家一個機會找到及活出一個新意義。

By 區恩庭 (Albert)

區恩庭是從事醫療及健康科技企業家。區先生曾工作於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的醫療及健康科技部門為醫療解決方案專家。 區先生以社會創新及醫療科技為主軸創業, 艾草蜂主要業務是開發及建構基礎醫療及社區護理系統, 區先生現為香港理工大學客座講師。 區先生持有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商管理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