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尋常路的人類學家 譚少薇力Sell在地異國風情畫:世界就在香港

不走尋常路的人類學家 譚少薇力Sell在地異國風情畫:世界就在香港

細閱只需 20 分鐘

「香港人很喜歡去旅行,但其實世界就在香港,為何我們不去認識本地的多元文化?」人類學家大概都是專業的「講故佬」,正如《芭樂人類學》書中所言,跟他們聊天總是「妙趣橫生、別樹一格」,自言不怕死、愛到處闖蕩的譚少薇教授正是表表者。這場訪談,毫無悶場地進行了將近三小時,除了談及七年前開展的「多元文化行動計劃」,也分享她30多年前在蛇口做女工的「田野」歲月。

「渴望了解中國翻天覆地的轉變」

譚少薇(Maria)是香港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都市歷史、文化與傳媒研究中心副主任,及人類學兼任副教授,研究專長是族群關係和流動人口背後的社會文化意義。在香港土生土長的Maria之所以當上人類學者,可以說得上是「時代」的撮合。

「1978年文革結束之後,中國展開『改革開放』政策,並推行『四個現代化』(工業、農業、國防、科技),我對現代化好感興趣。」從她「肉緊」的語調,或會令人錯以為「現代化」是甚麼巨星。

在那個「認中關社」(認識中國, 關心社會)的年代,Maria剛進入香港大學修讀社會學,師兄師姐都是熱血愛國青年,十分關注一河之隔的大陸社會發展。她坦言當時深受他們的世界觀感染,「渴望了解中國為何會有這個翻天覆地的轉變。」不過在她正式踏入中國研究之前,她首先到世界闖蕩一番,在海上航行了三個月,將地球轉了一圈。

大學二年級,不時留意學校報告欄的Maria,發現一個由「船王」董浩雲成立的獎學金,從中大及港大各甄選一名學生,資助兩人參加一個名為“Semester at Sea”的課程。她把握機會申請並成功獲選,九月飛往美國三藩市登上「宇宙學府」號,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人一邊遊歷一邊上課。

海上三個月的頓悟

「我們是真上堂的,課程由美國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提供, 我選修了在香港沒機會上的課,如藝術史和女性研究;我們會在不同港口上岸進行深度遊,譬如去到埃及,藝術史的教授帶我們遊當地古廟。去了十多個地方,大開眼界,也經歷不少文化衝擊。」雖然已是40年前的經歷,Maria回想起來,仍不掩興奮。

「最大的文化衝擊是印尼皮影戲。它跟中國的完全不同,真是令人O晒嘴。我現在戴上口罩,所以你見不到我O緊嘴咋(笑)。它的藝術表達形式好厲害,有豐富深度的歷史,完全難以想像。我之前以為印尼是一個好落後的地方。」她說,這次「衝擊」讓她自此明白到,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發展、歷史源流,不應輕視,「我們要做的,就是認識和學習它。」

12月結束海上學府旅程回到香港之後,未正式開學,她便積極參與義工活動。「前不久正值油麻地艇戶爭取上樓,我做了一些支援,並開始思考為何水上人會來到香港?人在流動的時候會幹些甚麼?他們有甚麼動機,因應甚麼情況做甚麼抉擇?我對人口流動產生了興趣。」一個青年人類學「粉絲」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

「要多看notice board」

當時仍是港大社會學系生的Maria又去看「機會處處」的報告欄,「所以我現在不時跟同學生講,要多留意notice board。」這次她發掘到一個前往美國讀書的扶輪社國際交流獎學金,為期一年。她再次「中獎」,順利前往印第安納賓夕法尼亞大學(Indian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修讀人類學。

一年後,連帶之前修畢的學分,已足夠她取得這所美國大學頒出的人類學學位。「所以嚴格來說,我沒有在港大畢業。」對於青年時期的Maria,不尋常才是尋常。畢業後一直希望到中大人類學系唸研究生班(當時只有中大有人類學),惟未等到開班,最後她再申請「東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獎學金,前往美國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University of Hawaiʻi at Mānoa)攻讀人類學碩士和博士。

Maria當年跟來自不同國家的「東西方中心」獎學金得主一起籌辦國際嘉年華,作為對檀香山社區的答謝。圖中她參與由夏威夷原住民編排、述說夏威夷群島歷史的Hula舞蹈。(圖:Maria提供)
成為奧巴馬母親的師妹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媽媽都是夏威夷大學畢業的人類學家呢。」記者提起這個近期的小發現。「對呀,她(Ann Dunham)是我師姊,她專研印尼農村發展。(因此奧巴馬童年也曾經小住印尼數年)」Maria表示,在夏威夷和美國本土均分別生活過,充分感受當地即使一國之內,都存在巨大文化差異。

「美國有50個州,有高度自治。每個州幾乎都可以自成一國。我好慶幸自己在夏威夷讀書。當地是真正的多元,有好多好玩的文化。夏威夷亞裔人口超過三成,日本人以前來做種植園工人;華人也在甘蔗園和稻田工作,孫中山也曾在當地讀書,後來到當地為革命籌款。還有那裡是軍港,有好多士兵,不少是黑人,因為窮於是去當兵。」或許是「職業病」,每提起一個族群,Maria總不期然為其追源溯始。

夏威夷在她口中是真正的文化大熔爐,相反,她指曾經居住的美國中西部,人們的世界觀相當狹窄,「居留一年(1981)期間,我唯一在電視見過的國際新聞是(英國)查理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結婚的消息。」

航海遊學三個月,讓她體會窮國也有深厚精緻藝術;留美多年,讓她知道即使富裕如美國,視野不出國界的大有人在。「在夏威夷留學,收穫是多方面的。知識之外,是學習感恩、保持好奇心、欣賞多元,以及保有一顆關注公平、社會正義的心。」

她在夏威夷終於開始了最初令她着迷的中國現代化研究。

「她們想逃離農村,想要自由」

人類學看重田野調查,即要親身在研究地點生活及體驗一段時間,成為「三同(同食同住同勞動)」。1980年代,對於「四個現代化」念念不忘的Maria,選擇了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試點──深圳蛇口工業區,作為研究對象。她在一所電子工廠做了一年女工,目擊在國家大政策下,個人如何受壓抑。

她憶起那個百廢待興、大興土木的80年代中國,「那時過了羅湖橋(只是一條木板橋)之後,滿頭大汗,周圍的人帶着大包小包,正回鄉接濟。我記得還要坐45分鐘小巴才到蛇口。當時「巴士」還是新稱呼,是模仿香港的叫法。車外經過的全部都是地盤。」

在塵土飛揚的環境中,她在一所高端電子工廠「掛單」,日幹12小時。Maria表示,身處同一流水線的百分之百都是年輕女性。她們許多一心逃離農村,尋求「自由和自主生活」。結果呢?

「她們每日的工作就在顯微鏡前,將一條電線穿過只有三分一指甲大小的電路板,繞四圈半,動作不可以慢,一慢就會『堆機』。雖然有工會,不過是in-house的,主要是每年派福利,以及檢查女工有沒有月經,因為驚你大肚。」她表示,是次田野研究經驗讓她深刻體會到,「向錢看的制度如何影響人」。

「現代化是有代價的,At what cost?受最大剝削的往往是女性。」自此之後,性別與社會流動成為Maria學術生涯的重點議題,包括1990年代的港男北上「包二奶」現象、性別與醫生、律師等專業事業發展的關係。

Maria近年積極推動本地跨文化教育。(圖:多元文化行動計劃Facebook專頁)
目光轉移在地文化

回港後Maria加入中大,研究「版圖」雖逐漸擴至印度、尼泊爾、孟加拉等南亞國家,聚焦的卻是當下的香港。「我對香港社會的人口流動產生興趣,不斷去睇『四圍走』的人,他們有甚麼動機, 如何用自身能力改變環境……」研究過97移民潮之後,她將目光放在香港的少數族裔。

「香港是一個移民社會,印度人在19世紀、1842年已經跟隨英國人來香港,有士兵、警察,但都有一批做貿易的人。尼泊爾人就遲少少出現在香港,1948年英國人僱傭這批出名好打得、不怕死的尼泊爾人當兵(俗稱啹喀兵),專派他們守邊界及當時的越南難民營。」三言兩語,Maria勾畫了一頁香港百年史。

她指當初正經做研究,但眼見這班在香港住了幾代的族群仍然受到不公對待,社會仍存在偏見,她希望可以扭轉港人這種「仍然停留在19世紀的思維」。她認為單是寫論文,不足以改變現實,相信必須從日常生活開始,推動大家認識其他族群的文化,成為互相充權與改變的夥伴。

在2013年開始,Maria透過中大知識轉移項目基金(KPF),成立了多元文化行動計劃(MIA),冀從好玩的文化入手,鼓勵港人「暢遊香港」。至目前為止,她仍然是KPF計劃下,獲資助最多項目的學者。

「香港人熱愛旅行,想認識世界,但世界就在這裡,為何不利用這個機會?」這句從人類學者吐出的對白,儼如是疫情下,香港旅遊發展局催谷本地遊的口號。

Maria鼓勵港人參與本地不同民族節慶,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朋友,助拓展視野。(圖:多元文化行動計劃Facebook專頁)
跟譚少薇教授(左二)一同推動香港跨文化教育的還有鄧偉文博士(左一)、碧樺依助理教授(右二)和人類學畢業生李穎彤(右一)(圖:SoCUBE)
推廣足下好「風光」

MIA除了培訓華裔和南亞裔年輕人一起成為文化導師、舉辦文化活動,多年來還出版過三本書。「第一本書(《我們在慶祝甚麼?香港的多元文化節慶》)介紹18個不同族裔的節日,讀者可以跟着本書在香港去過節。」她特別難忘有一年跟尼泊爾人到金山郊野公園過新年。另外兩本書則是介紹食譜和手工藝,既學手藝,也聽背後活生生人的故事。

「這個尼泊爾女生好特別!」她送上一本《ICONIC 媽媽廚房:跨文化香港滋味》,揭到介紹尼泊爾哈爾瓦酥糖(Halwa)食譜那一頁,作者名叫「月亮官員」(ICONIC Mums計劃成員)。「這名稱是她身份證上的真實中文名,很有意思的。」

Maria解釋,女生的尼泊爾名字是Chandrakala Adhikary,當初入境處職員問其姓氏Adhikary是甚麼意思,當知道是代表「官員」(Official),於是照譯(意譯)不誤。「而Chandrakala是月亮,是當地常見的女生名字。」

她說,從姓氏可看出印度人和尼泊爾的種姓(Caste)制度裡的四個階級,跟結婚、工作密切相關,而且是世襲的。「官員」屬於第二高種姓;比第四層的還要低的是跌出種姓制度的「不能觸碰者」(Dalits / Untouchables),他們經常從事最髒的工作。書中30個作者,訴說30個故事。

譚少薇教授合編的跨文化叢書,內有由30個女性譜寫的60個食譜和故事,展示了香港豐富的民族飲食文化,而fusion菜譜則看出文化融合的可能性。(圖:SoCUBE)
Maria亦在中大設立新亞跨文化學會(New Asia Intercultural Club),鼓勵學生成為世界公民。圖為學會舉辦的2019印度排燈節(Diwali)晚會。(圖:Maria提供)
「香港社會價值單一」

從事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數十載,談起以上種種「旅程」,Maria仍然十分雀躍,隔着口罩都感受到她骨子裡的探險精神。「是人類學訓練出來的,要解答社會文化問題,除了要找資料,還必須在地體驗、了解、面談,觀察,至少一年才可以取得(研究對象的)信任和全觀的資料。」

她寄語年輕人多到外面闖蕩。「美國年輕人慣常東西岸兩邊跑,但香港的不太願意走出去。這跟社會環境有關,香港社會價值、產業好單一,連父母都不想子女出去。不過我們人類學的學生不太一樣,畢業後好喜歡四圍去。一世人流流長,去一年兩年遊歷有何不可?」她直言,香港社會主流價值窒礙年輕人拓展視野和胸襟,「對社會一定不好。」

「要保持謙遜的心,明白世界好大。」是她給年輕人的忠告。

年輕時擁抱世界,在天主教學校成長的Maria表示,現在最享受的活動,反而是隨時步入聖堂,坐下安靜己心,在紛擾的世界獲得內心的寧靜,從而思考再出發。「小時候不太喜歡,但現在覺得聖堂是一個好舒服、歡迎你的地方,好有安全感。」

創立年份:2013
創辦人及總監:譚少薇教授
團隊:人文社科教師及研究生、不同族裔文化導師
目的:提升多元文化知識及跨文化體驗,讓不同族群一起推動香港的正面族群關係。
信念: 不同族裔是夥伴關係、過程中相互充權、以可持續的行動改變社會。
工作: 自2013年起,MIA舉辦了多場工作坊、專題演講、學校和社區外展活動;培訓了超過200名文化導師和跨文化大使,為超過25,000名公眾人士及師生籌辦各種跨文化活動。
服務:為企業、學校、機構及社區提供文化專題演講及互動工作坊、深度文化考察、進行研究項目
產品
• 跨文化專題講座(包括宗教、家庭及性別關係、飲食文化等)
• 展覽(南亞族裔移民史、宗教、服裝及飲食習俗、遊戲等)
• 工作坊:手工藝 / 烹飪 / 卡巴廸工作坊
• 課程設計:多元文化及社會創新課程
• 社區嘉年華:多元文化音樂及舞蹈表演、攤位展示及遊戲
• 文化考察:不同族裔社區生活、宗教、飲食文化等
• 出版書籍及紀錄片、網上資源
聯絡[email protected]
FBMIACUHK

Maria說,雖然傳統上人類學有四大分支(考古、體質、文化和語言),但一提到應用人類學(將人類學的研究方法及理論,用來分析及解決實際問題),分類則「千變萬化」,幾乎可以搭配任何專業。

Cubic Zine曾經報道過「醫療人類學」,還有「環境人類學」、「設計人類學」等等。不少大企業、科企喜歡聘用「企業 / 商業人類學」人才,將人類學對人的洞察力應用在市場推廣、了解顧客行為、UX設計、跨文化溝通及管理等工作。知名設計公司IDEO同樣借力於人類學家。「所以我們的畢業生不會找不到工作。」Maria自豪說道。

此文轉載自 中大社創 SoCUBE
文:Kary Wong@ORKTS

🔥每月一封電郵,助你掌握由中大至全球,最新「有營」社創故事與資訊!
👉按此免費訂閱Cubic Zine。
🌼#山城社創 #落地生花

By 中大社創志 Cubic Zine

中大社創志 Cubic Zine由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ORKTS)所策劃,致力推動「學人搞社創」。我們推動教授及學生團隊走入社區,將跨學科研究成果,轉化為社創行動,創造最大社會效益。自2019年,我們以電郵定期發布 Cubic Zine,推介來自學術界的人物專訪、社創故事、國際社創案例、相關新趨勢和活動。歡迎免費訂閱,定期「開卷有益」,以及參與我們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