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al and Error Lab 觀察記:向台灣文創品牌的永續之道取經

Trial and Error Lab 觀察記:向台灣文創品牌的永續之道取經

細閱只需 6 分鐘

疫情致使百業蕭條,文創產業當然也不例外。如何才能走下去?誰也答不到。去年11月我們首辦「試錯遊學團」https://trialanderror.hk/public-event/overseas-exchange),跟五位手作工藝師到台北參與手作市集、參觀大型手作展會等。我們向幾資深的台灣文創品牌取經,他們分享持久經營品牌之道,不約而同指向:「不要只做一種自己喜歡的東西!」其實逆境常有出現,如何能把喜歡的品牌與事業持續?或者以下三點可對香港人帶來啟發

蔡文明(圖右)在43歲那年,決定創辦「有空5mins」,想透過創意想像,讓傳統工藝變得有趣而療癒

商品與藝術,要分得那麼細嗎?

「試錯遊學團」其中一個行程是參觀台北大型手作展會Pop Up Asiawww.facebook.com/popupasiatw/),在芸芸攤位中,台灣原創品牌「有空5mins」吸引了我們的眼球。產品色彩悅目,既有量產的明信片、貼紙和筆記簿,也有人手逐件製作的陶藝和藍染產品。

看得出品牌創辦人是藝術家出身,腦海立即冒起連串問題 —— 當品牌決定機製與手產品兼而有之,曾有掙扎嗎?投入的人力、物力、投資都變成雙倍,會否拉長「戰線」,甚至影響銷情?創辦人蔡文明看我們一臉疑惑,解說道:「我本身做陶藝和藍染作品,產量少,成本高,像藝術品一樣,捨得買回家的客人不多。」某天他想到要拓展量產市場,品牌才能生存下去;這樣喜歡品牌的人有能力買走產品,也累積對品牌的好感

但既然量產產品成本低,生產速度高,為何仍保留藝術成份較高的手做產品? 「『有空5mins』在2013年創辦,最早是做陶藝和藍染產品,它們是構成品牌的重要部份。即使產量不多,但提醒我們要牢記藝術創作的初心。」

經營文創品牌的人,不時周旋於製作量產商品與藝術創作之間。嘗試重新分配產品比例,以量產商品的收入,支持喜歡的藝術創作,未嘗不是讓品牌持續發展的方法。

「賽先生科學工廠」在Pop Up Asia的檔位儼如實驗室,創辦人林厚進就以科學來挑起人們對其產品的好奇心。(圖:「賽先生科學工廠」Facebook)

科學與創意,是完全不同的學科嗎?

另一個有趣的品牌「賽先生科學工廠」(www.facebook.com/mrsai.toys/),檔位儼如實驗室,陳列有化學元素的抱枕、各類分子結構的飾品和人體血管分佈刺繡套裝等,把本來嚴肅沉悶的科學變得生動有趣,來的人都爭相拍照或購買。

創辦人林厚進自言不是科學家,但從小對科學主題的東西非常感興趣,遂於2010年成立自己的科學文創品牌。他的目標是抽取科學中有趣的地方,包裝成文創產品,激發人的好奇心,並主動了解科學背後的原理「就像人們看過魔術表演後覺得神奇,自然更想認識魔術。我認為做產品先要引起人的興趣,對象不分理科或文科。」

其實他大可創辦科普雜誌,又或跑去賣實驗室器材;但卻以一顆感知大眾、引起共鳴的細膩心思,用創意和設計去包裝科學,如此成就了一個既有科學元素又別出心裁的設計品牌。

「陳彫刻處/COMMA」明信片中的品牌第三代傳人的陳希彥師傅,是品牌更新的重要人物。

傳統與現代,豈有新舊之別?

另一個吸引我們目光的,是台中木雕老店「陳彫刻處/COMMA」(www.facebook.com/commastudio/),他們具有九十年木工經驗;雖是業界老行尊,但與時並進的步伐,並沒有讓他們的品牌「顯老」

第三代傳人媳婦韓惠菁坦言,「我老爺是第二代傳人,他本打算退休,但我先生陳希彥覺得就此放棄幾十年歷史的老店,以及老爺一身好手藝,實在太可惜。」2011年他們的新品牌COMMA誕生,以貼近市場的思維與設計,令木工更貼近日常生活。

要令品牌持續推陳出新,就要有熱切學習新事物的心態;因此他們後來更推出「打工換藝」計劃,讓任何人都可以用一己之長,跟他們交換木工手藝。可見一個老品牌沒有固步自封,穿上「新衣」,才能吸引不同界別的注視。

誠然成功的文創品牌能夠走過好幾個寒暑,必有因由,除了工藝上乘,還要有願意謙卑學習,即使經驗老到,但仍不失對世界的好奇,以開放的態度接納新事物。其實做人經營品牌何嘗不是同一道理?放下舊我,打破限制自己的界線的確不容易起懷着彈性而柔軟的心,面對多變的時代,就算未來風浪再大,我們始終能夠捱過。

(text / Kuen  Photo / Andy

By Trial and Error Lab

突破機構轄下之共享工作空間,讓手作工藝師、設計師或多媒體製作人等,或社會實驗者使用,希望讓本地文創產業更令人看見。同時全力推廣Trial and Error 精神,設有「Trial Academy嘗試學院」課程及各類型實驗活動,冀望與年輕人一起尋找自己的職志路向,為城市尋找出路